诚信为本,市场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...
  咨询电话:0571-6452786

新闻中心

2025年或见证中超泡沫消退,四大帽成重要参考标准

2025年或见证中超泡沫消退,四大帽成重要参考标准

最新中超动态:昔日“金元足球”风光不再,四大限制成关键指标。回顾过往,中超因各俱乐部的大手笔投入,被外界冠以“金元化”的称号。然而,中国男足成绩的不振,使得公众对那些拿着高额年薪的本土球员颇有微词。鉴于此,中国足协自2025年起推出了一系列限制中超俱乐部投资的政策。2025年,受“限薪令”的影响,中超在转会市场上鲜有动作。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,中国足协近期又向中超俱乐部发出了《减薪倡议书》。2025年这个充满变数的赛季,是否会成为中超“去泡沫化”的起点? “金元足球”的落幕:从甲A到中超,投入逐年攀升。1994年甲A联赛时期,12家俱乐部的平均年投入不足1000万元。甲A十年间,即便是投入较大的俱乐部,年均投入也未超过5000万元。2004年中超时代来临后,大连、国安、鲁能、申花等传统强队加大投入,但整体年度支出仍未超过1亿元。恒大的加入彻底颠覆了中超的经济格局。2011年首次进入中超,恒大投入7亿元人民币,刷新了外援、内援、教练、年薪、奖金等各项纪录。在过去10年里,恒大共获得17座冠军奖杯,建立了自己的“王朝”。 中超俱乐部逐年增加投入。自2015年起,中超俱乐部在球员转会市场上的投入一直位居世界前列。随着上港、苏宁、河北华夏幸福、天津权健等俱乐部的大规模投入,中超出现了超过5000万欧元转会费的超级外援和超过1亿元转会费的超级国脚。如今,中超俱乐部至少需要投入5亿元才能保级,中游俱乐部的年投入达七八亿元,而争冠集团的球队的年投入高达10亿元至20亿元。以恒大为例,过去10年总投入超过150亿元,平均每年至少15亿元。在“金元足球”的背景下,中超俱乐部普遍处于亏损状态。2025年,广州恒大全年投入29亿元,亏损超过19亿元。俱乐部除了依靠母公司注资外,在自主招商、中超公司分红、比赛奖金收入、门票、周边产品销售等方面的经营收入合计只有2.8亿元。 “去泡沫化”需“降薪”:中超俱乐部的年度支出中,内外援转会费和球员、教练薪酬占据主要部分,其中薪酬支出甚至超过全部支出的70%。在欧洲成熟体系下的职业联赛,一家俱乐部的薪酬支出如果占总支出的60%,将被视为高风险对象。据国际专业机构评估,目前中超球员的平均年薪约为1000万元,是中国国民平均收入的160倍。其中,超级外援的年薪和奖金更是高达2000万欧元以上。 中超国内球员在2015年之前的平均年薪并不高,即使在“金元足球”的推动下,大多数国内一线球员的年收入也没有突破税后500万元。因此,要想让中超“降温”,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减少超级外援的引进或降低超级外援的薪酬。然而,中超目前所谓的“世界第六联赛”的商业价值主要依靠超级外援支撑,不可能对他们进行大幅减薪。由于中国男足国家队成绩不佳,外界对那些拿着高薪的中超国内球员不满,强烈要求他们降薪。 2025年,中国足协再次明确了中超“限薪令”,即国内球员新签合同的税前年薪不能超过1000万元,国脚可以上浮20%,新签入的外援年薪不能超过税后300万欧元。这一措施直接压制了国内转会市场的盲目投资,但像奥斯卡、胡尔克、塔利斯卡、保利尼奥等超级外援今后可能无法再来到中超。事实上,2011年之前,中超还没有外援年薪超过300万欧元。能拿到300万欧元税后年薪的外援在亚洲实属顶级,甚至在欧洲五大联赛都是一流,完全可以在中超发挥出色,不会影响中超的观赏性。 受新冠疫情影响,中国足协最近发布了《减薪倡议书》,建议各中超俱乐部从3月1日到新赛季联赛开始前一周,将包括外援在内的球员薪水减少30%-50%。虽然这一指导意见符合国际足联的要求,但目前还没有一家中超俱乐部响应并完成操作。从数额来看,中超这几个月的降薪幅度并不大,对各家俱乐部的年度投入影响有限。 据悉,目前各中超俱乐部的投资人对足协的“减薪”倡议表示赞同,但希望中国足协能以“职业联盟”的模式达成共识,而不是以内部“行政命令”来指挥。当然,如果中超所有俱乐部能完成这次中国足协建议下的“阶段减薪”,将为今后中超“降薪令”常态化的执行扫清很多障碍。 “四大帽”今年能否完成指标?事实上,除了对球员的“限薪”,对俱乐部整体运营的投入限制才是“去泡沫化”的长远做法。欧足联10年前开始实施《财政公平法案》,规定所有在欧足联注册的俱乐部,薪水支出不能超过俱乐部收入的70%。 参考欧足联的做法,中国足协自2025年起也制定了针对各中超俱乐部良性运营的“四大帽”。具体要求为: 1. 俱乐部的支出限额:2025赛季中超为12亿元、2025赛季减至11亿元、2025赛季减至9亿元。 2. 投资人注资限额:2025赛季中超为6.5亿元、2025赛季减至5.6亿元、2025赛季减至3亿元。 3. 俱乐部亏损限额:2025赛季中超为3.2亿元、2025赛季减至2.9亿元、2025赛季减至2.7亿元。 4. 球员薪酬限额:2025赛季占全部投入的65%、2025赛季降至60%、2025赛季降至55%。 如果参照2025年很多中超俱乐部的财务报告,他们其实并未达到足协“四大帽”指标的。中国足协主席陈戌源近日接受采访时提出“要壮士断臂,必须控制泡沫”。在这样特殊的2025年,如果“四大帽”能真正落实,那么中超“去泡沫化”才不至于沦为空话一句。 一家南方中超俱乐部负责人表示,如果每年投入可以回归不超过5亿元,母公司注资和市场经营能各占一半,那么中超一定可以吸引更多投资人的加入,未来各中超俱乐部也肯定可以逐步从单一股权变为多元股权,也为未来中超球队“中性冠名”打下基础。 同时,只有中超俱乐部愿意把更多的投入放到非一线队的青训梯队建设、学校足球和社区足球、足球文化和球迷文化打造等方面,中超俱乐部才可能有长远发展。